䷔ 六三:噬臘肉,遇毒﹔小吝,無咎。六三。咬食腊肉,遇到有毒的部分。有小的困难,没有灾难。 「魏·王弼等疏唐·孔颖达·周易正義·」 六三:噬臘肉,遇毒,小吝無咎。處下體之極,而履非其位,以斯食物,其物必堅。豈唯堅乎?將遇其毒。「噬」以喻刑人,「臘」以喻不服,「毒」以喻怨生。然承於四而不乘剛,雖失其正,刑不侵順,故雖「遇毒,小吝無咎」。《象》曰:「遇毒」,位不當也。[疏]正義曰:「噬臘肉」者,「臘」是堅剛之肉也。「毒」者,苦惡之物也。三處下體之上,失政刑人,刑人不服。若嚙其「臘肉」,非但難嚙,亦更生怨咎,猶噬臘而難入,復遇其毒味然也。三以柔不乘剛,刑不侵順道,雖有遇毒之吝,於德亦無大咎,故曰:「噬臘肉遇毒,小吝無咎」也。[疏]正義曰:「位不當」者,謂處位不當也。 「宋·邵雍·梅花易數·」 邵雍解凶:得此爻者,不易成事,运气不顺,或生心腹之疾,或有惊险。做官的才力不及,有失。
䷔ 六二:噬膚滅鼻,無咎。六二。咬食肥肉,鼻子没入,没有灾难。 「魏·王弼等疏唐·孔颖达·周易正義·」 六二:噬膚滅鼻,無咎。噬,嚙也。嚙者,刑剋之謂也。處中得位,所刑者當,故曰「噬膚」也。乘剛而刑,未盡順道,噬過其分,故「滅鼻」也。刑得所疾,故雖「滅鼻」而「無咎」也。「膚」者,柔脆之物也。《象》曰:「噬膚滅鼻」,乘剛也。[疏]正義曰:六二處中得位,是用刑者。所刑中當,故曰「噬膚」。膚是柔脆之物,以喻服罪受刑之人也。「乘剛而刑,未盡順道,噬過其分」,故至「滅鼻」,言用刑大深也。「無咎」者,用刑得其所疾,謂刑中其理,故「無咎」也。[疏]正義曰:「乘剛」者,釋「噬膚滅鼻」之義,以其乘剛,故用刑深也。 「宋·邵雍·梅花易數·」 邵雍解平:得此爻者,进退艰难,是非不断,或生暗疾,骨肉有伤。做官的不会顺利,会有所纠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