䷑ 蛊(gǔ)。元亨,利涉大川。 先甲三日,後甲三日。蛊卦。最为通达,适宜渡过大河。开始之前的三天,开始之后的三天。 「魏·王弼等疏唐·孔颖达·周易正義·」 ☶☴巽下艮上。蠱:元亨,利涉大川。先甲三日,後甲三日。[疏]「蠱元亨」至「後甲三日」。○正義曰:蠱者事也。有事營為,則大得亨通。有為之時,利在拯難,故「利涉大川」也。「先甲三日,後甲三日」者,甲者創制之令,既在有為之時,不可因仍舊令。今用創制之令以治於人,人若犯者,未可即加刑罰,以民未習,故先此宣令之前三日,殷勤而語之,又如此宣令之後三日,更丁寧而語之,其人不從,乃加刑罰也。其褚氏、何氏、周氏等並同鄭義,以為「甲」者造作新令之日,甲前三日,取改過自新,故用辛也。甲後三日,取丁寧之義,故用丁也。今案輔嗣《注》,「甲者,創制之令」,不雲創制之日。又《巽卦》九五「先庚三日,後庚三日」,輔嗣《注》:「申命令謂之庚」。輔嗣又云:「甲、庚皆申命之謂」。則輔嗣不以甲為創制之日,而諸儒不顧輔嗣《注》旨,妄作異端,非也。 「宋·邵雍·梅花易數·」 三蛊在器,事物败坏;辛勤丁宁,转危为安。得此卦者,艰难迷惑之时,事事不如意;宜大胆革新,奋发图强,艰苦努力,可转危为安。 「宋·朱熹·周易本義·」 巽下,艮上。 蠱:元亨,利涉大川。先甲三日,後甲三日。先,息薦反。後,胡豆反。蠱,壞極而有事也。其卦艮剛居上,巽柔居下,上下不交。下卑巽而上苟止,故其卦爲蠱。或曰,剛上柔下,謂卦變自《賁》來者,初上二下,自《井》來者,五上上下,自《既濟》來者兼之,亦剛上而柔下,皆所以爲蠱也。蠱壞之極,亂當復治,故其佔爲元亨,而利涉大川。甲,日之始,事之端也。先甲三日,辛也,後甲三日,丁也。前事過中而將壞,則可自新以爲後事之端,而不使至於大壞,後事方始而尚新。然更當致其丁寧之意,以監其前事之失,而不使至於速壞。聖人之戒深也。 「北宋·程颐·校·楊時·伊川易傳·周易程氏传·」 蠱,元亨,利涉大川。先甲三日,後甲三日。既蠱則有復治之理。自古治必因亂,亂則開治,理自然也。如卦之才以治蠱,則能致元亨也。蠱之大者,濟時之艱難險阻也,故曰利涉大川。甲,數之首,事之始也,如辰之甲乙。甲第,甲令,皆謂首也,事之端也。治蠱之道,當思慮其先後三日,蓋推原先後,為救弊可久之道。先甲謂先於此,究其所以然也。後甲謂後於此,慮其將然也。一日二日至於三日,言慮之深,推之遠也。究其所以然,則知救之之道;慮其將然,則知備之之方。善救則前弊可革,善備則後利可久,此古之聖王所以新天下而垂後世也。後之治蠱者,不明聖人先甲後甲之誡,慮淺而事近,故勞於救世而亂不革,功未及成而弊已生矣。甲者事之首,庚者變更之首。制作政教之類,則云甲,舉其首也。發號施令之事,則云庚,庚猶更也,有所更變也。 「明·佚名·断易天机·」 蛊卦艮上巽下,为巽宫归魂卦。蛊是指皿中食物因腐败而生虫,筮遇此卦,半凶半吉。
䷒ 临。元,亨,利,貞。至於八月有凶。临卦。最为通达,适宜正固。到了八月将有凶祸。 「魏·王弼等疏唐·孔颖达·周易正義·」 ☷☱兌下坤上。臨:元亨利貞。至於八月有兇。[疏]「臨元亨」至「有兇」。○正義曰:案《序卦》雲:「臨,大也。」以陽之浸長,其德壯大,可以監臨於下。故曰「臨」也。剛既浸長,說而且順,又以剛居中,有應於外大,得亨通而利正也,故曰「元亨利貞」也。「至於八月有兇」者,以物盛必衰,陰長陽退,臨為建醜之月,從建醜至於七月建申之時,三陰既盛,三陽方退,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,故八月有兇也。以盛不可終保,聖人作《易》以戒之也。 「宋·邵雍·梅花易數·」 以上临下,相佐相互;居安思危,时时慎戒。得此卦者,好运来到,诸事如意,人情和合,但行事不宜过于急进。 「宋·朱熹·周易本義·」 兌下,坤上。 臨:元亨,利貞。至於八月有兇。臨,進而凌逼於物也。二陽浸長以逼於陰,故爲臨。十二月之卦也。又,其爲卦,下兌說,上坤順。九二以剛居中,上應六五,故佔者大亨而利於正。然至於八月,當有兇也。八月,謂自《復》卦一陽之月,至於《遁》卦二陰之月,陰長陽遁之時也。或曰,八月,謂夏正八月,於卦爲觀,亦臨之反對也。又因佔而戒之。 「北宋·程颐·校·楊時·伊川易傳·周易程氏传·」 臨,元亨,利貞。至于八月有凶。以卦才言也,臨之道如卦之才,則大亨而正也。二陽方長於下,陽道嚮盛之時。聖人豫為之戒。曰:陽雖方長,至於八月,則其道消矣,是有凶也。大率聖人為戒,必於方盛之時,方盛而慮,衰則可以防,其滿極而圖其永久,若既衰而後戒,亦无及矣。自古天下安治,未有久而不亂者,蓋不能戒於盛也。方其盛而不知戒,故狃安富而驕侈,生樂舒肆則綱紀壞忘,禍亂則釁孽萌,是以浸淫不知亂之至也。 「明·佚名·断易天机·」 临卦坤上兑下,为坤宫二世卦。临卦下兑为悦,上坤为顺,欢悦而顺从,保证可以亨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