䷂ 屯(zhūn)。元亨利贞。勿用,有攸往,利建侯。屯卦。开始、通达、适宜、正固。不要有所前往,适宜建立侯王。 「魏·王弼等疏唐·孔颖达·周易正義·」 ☵☳震下坎上。屯:元、亨、利、貞。剛柔始交,是以「屯」也。不交則否,故屯乃大亨也。大亨則無險,故「利貞」。勿用有攸往,往,益「屯」也。利建侯。得王則定。[疏]正義曰:屯,難也。剛柔始交而難生,初相逢遇,故云「屯,難也」。以陰陽始交而為難,因難物始大通,故「元亨」也。萬物大亨,乃得利益而貞正,故「利貞」也。但「屯」之四德,劣於「乾」之四德,故屯乃元亨,亨乃利貞。「乾」之四德,無所不包。此即「勿用有攸往」,又別言「利建侯」,不如乾之無所不利。此已上說「屯」之自然之四德,聖人當法之。[疏]正義曰:「勿用有攸往,利建侯」者,以其屯難之世,世道初創,其物未寧,故宜「利建侯」以寧之。此二句釋人事也。 「宋·邵雍·梅花易數·」 万物始生,开始困难;先劳后逸,苦尽甘来。得此卦者,身处困境,宜守不宜进,须多加辛苦努力,排除困难,方可通达,有初难后解之象。 「宋·朱熹·周易本義·」 震下,坎上。 屯:元亨,利貞。勿用有攸往,利建侯。屯,張倫反。震坎,皆三畫卦之名。震,一陽動於二陰之下,故其德爲動,其象爲雷。坎,一陽陷於二陰之間,故其德爲陷、爲險,其象爲雲、爲雨、爲水。屯,六畫卦之名也,難也,物始生而未通之意。故其爲字,象屮穿地始出而未申也。其卦以震遇坎,乾、坤始交而遇險陷,故其名爲屯。震動在下,坎險在上,是能動乎險中。能動雖可以亨,而在險,則宜守正,而未可遽進。故筮得之者,其佔爲大亨而利於正,但未可遽有所往耳。又,初九,陽居陰下,而爲成卦之主,是能以賢下人,得民而可君之象。故筮立君者,遇之則吉也。 「北宋·程颐·校·楊時·伊川易傳·周易程氏传·」 屯,元亨,利貞,勿用有攸往,利建侯。《屯》有大亨之道,而處之利在貞固,非貞固何以濟屯?方屯之時,未可有所往也。天下之屯,豈獨力所能濟?必廣資輔助,故「利建侯」也。 「明·佚名·断易天机·」 屯卦坎上震下,为坎宫二世卦。屯说明有困难,又象征动而逢险境,需刚毅果敢方为吉。
䷎ 谦。亨,君子有終。谦卦。通达,君子有好的结果。 「魏·王弼等疏唐·孔颖达·周易正義·」 ☷☶艮下坤上。謙:亨。君子有終。[疏]正義曰:「謙」者,屈躬下物,先人後己,以此待物,則所在皆通,故曰「亨」也。小人行謙則不能長久,唯「君子有終」也。然案謙卦之象,「謙」為諸行之善,是善之最極,而不言元與利貞及吉者,元是物首也,利、貞是乾正也。於人既為謙退,何可為之首也?以謙下人,何以乾正於物?故不雲元與利、貞也。謙必獲吉,其吉可知,故不言之。況《易經》之體有吉理可知而不言吉者,即此《謙卦》之繇及《乾》之九五「利見大人」,是吉理分明,故不雲「吉」也。諸卦言「吉」者,其義有嫌者,爻兼善惡也。若行事有善,則吉乃隨之。若行事有惡,則不得其吉。諸稱「吉」者,嫌其不言,故稱「吉」也。若坤之六五,及泰之六五,並以陰居尊位,若不行此事,則無吉,若行此事,則得其吉,故並稱「元吉」。其餘皆言吉,事亦仿此。亦有大人為吉,於小人為兇,若《否》之九五雲:休否,大人吉」是也。或有於小人為吉,大人為兇,若屯之九五「小貞吉,大貞兇」,及《否》之六三「包承,小人吉」之類是也。亦有其吉灼然而稱「吉」者,若《大有》上九「自天佑之,吉無不利」之類是也。但《易》之為體,不可以一為例。今各隨文解之,義具諸卦之下。今《謙卦》之繇,其吉可知也。既不雲「吉」,何故初六、六二及九三並雲「吉」者?《謙卦》是總諸六爻,其善既大,故不須雲「吉」也。六爻各明其義,其義有優劣,其德既不嫌其不吉,故須「吉」以明之也。 「宋·邵雍·梅花易數·」 谦和忍让,尊人自卑;利用谦虚,万事可达。得此卦者,吉利平安,步步高升。谦虚忍让者前途大好,骄横者必招败。谦受益,满招损。 「宋·朱熹·周易本義·」 艮下,坤上。 謙:亨,君子有終。謙者,有而不居之義。止乎內而順乎外,謙之意也。山至高而地至卑,乃屈而止於其下,謙之象也。佔者如是,則亨通而有終矣。有終,謂先屈而後伸也。 「北宋·程颐·校·楊時·伊川易傳·周易程氏传·」 謙,亨,君子有終。謙有亨之道也。有其德而不居,謂之謙。人以謙巽自處,何往而不亨乎。君子有終,君子志存乎謙巽,達理故樂天而不競,內充故退讓而不矜。安履乎讓,終身不易,自卑而人益尊之,自晦而德益光顯,此所謂君子有終也。在小人則有欲必競,有德必伐,雖使勉慕於謙,亦不能安行而固守,不能有終也。 「明·佚名·断易天机·」 谦卦坤上艮下,为兑宫五世卦。谦为谦逊,内卦艮和外卦坤都是谦虚之象,所以为吉利之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