䷒ 临。元,亨,利,貞。至於八月有凶。临卦。最为通达,适宜正固。到了八月将有凶祸。 「魏·王弼等疏唐·孔颖达·周易正義·」 ☷☱兌下坤上。臨:元亨利貞。至於八月有兇。[疏]「臨元亨」至「有兇」。○正義曰:案《序卦》雲:「臨,大也。」以陽之浸長,其德壯大,可以監臨於下。故曰「臨」也。剛既浸長,說而且順,又以剛居中,有應於外大,得亨通而利正也,故曰「元亨利貞」也。「至於八月有兇」者,以物盛必衰,陰長陽退,臨為建醜之月,從建醜至於七月建申之時,三陰既盛,三陽方退,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,故八月有兇也。以盛不可終保,聖人作《易》以戒之也。 「宋·邵雍·梅花易數·」 以上临下,相佐相互;居安思危,时时慎戒。得此卦者,好运来到,诸事如意,人情和合,但行事不宜过于急进。 「宋·朱熹·周易本義·」 兌下,坤上。 臨:元亨,利貞。至於八月有兇。臨,進而凌逼於物也。二陽浸長以逼於陰,故爲臨。十二月之卦也。又,其爲卦,下兌說,上坤順。九二以剛居中,上應六五,故佔者大亨而利於正。然至於八月,當有兇也。八月,謂自《復》卦一陽之月,至於《遁》卦二陰之月,陰長陽遁之時也。或曰,八月,謂夏正八月,於卦爲觀,亦臨之反對也。又因佔而戒之。 「北宋·程颐·校·楊時·伊川易傳·周易程氏传·」 臨,元亨,利貞。至于八月有凶。以卦才言也,臨之道如卦之才,則大亨而正也。二陽方長於下,陽道嚮盛之時。聖人豫為之戒。曰:陽雖方長,至於八月,則其道消矣,是有凶也。大率聖人為戒,必於方盛之時,方盛而慮,衰則可以防,其滿極而圖其永久,若既衰而後戒,亦无及矣。自古天下安治,未有久而不亂者,蓋不能戒於盛也。方其盛而不知戒,故狃安富而驕侈,生樂舒肆則綱紀壞忘,禍亂則釁孽萌,是以浸淫不知亂之至也。 「明·佚名·断易天机·」 临卦坤上兑下,为坤宫二世卦。临卦下兑为悦,上坤为顺,欢悦而顺从,保证可以亨通。
䷯ 改邑不改井,無喪無得,往來井井。汔(qì)至,亦未繘([古]jú/yù[现])井,羸其瓶,凶。井卦。可以迁移村落,但不能移动水井。没有丧失也没有获得。往来井然有序。汲水时,快到而尚未拉出井口,就碰坏了瓶罐,有凶祸。 「魏·王弼等疏唐·孔颖达·周易正義·」 ☵☴巽下坎上。井:改邑不改井,井,以不變為德者也。無喪無得,德有常也。往來井井。不渝變也。汔至亦未繘井,巳來至而未出井也。羸其瓶,兇。井道以巳出為功也。幾至而覆,與未汲同也。[疏]正義曰:「井」者,物象之名也。古者穿地取水,以瓶引汲,謂之為井。此卦明君子脩德養民,有常不變,終始無改,養物不窮,莫過乎井,故以修德之卦取譬名之「井」焉。「改邑不改井」者,以下明「井」有常德,此明「井」體有常,邑雖遷移而「井體」無改,故云「改邑不改井」也。[疏]正義曰:此明井用有常德,終日引汲,未嘗言損;終日泉注,未嘗言益,故曰「無喪無得」也。[疏]正義曰:此明性常。「井井」,潔靜之貌也。往者來者,皆使潔靜,不以人有往來,改其洗濯之性,故曰「往來井井」也。[疏]正義曰:此下明井誡,言井功難成也。汔,幾也。幾,近也。繘,綆也。雖汲水以至井上,然綆出猶未離井口,而鉤羸其瓶而覆之也。棄其方成之功,雖有出井之勞,而與未汲不異,喻今人行常德,須善始令終。若有初無終,則必致兇咎,故曰「汔至亦未繘井,羸其瓶,兇」。言「亦」者,不必之辭,言不必有如此不克終者。計獲一瓶之水,何足言兇?以喻人之修德不成,又云但取喻人之德行不恆,不能慎終如始,故就人言兇也。 「宋·邵雍·梅花易數·」 静水通源,气运平静;不变所守,维持现状。得此卦者,宜修身养性,顺其自然,泰然处之,静有利,动则凶。 「宋·朱熹·周易本義·」 巽下,坎上。 井:改邑不改井,無喪無得,往來井井。汔至亦未井,羸其瓶,兇。喪,息浪反。汔,許訖反。,音橘。羸,律裴反。井者,穴地出水之處。以巽木入乎坎水之下,而上出其水,故爲井。改邑不改井,故無喪無得,而往者來者,皆井其井也。汔,幾也。,綆也。羸,敗也。汲井幾至,未盡綆而敗其瓶,則兇也。其佔爲事仍舊無得喪,而又當敬勉,不可幾成而敗也。 「北宋·程颐·校·楊時·伊川易傳·周易程氏传·」 井,改邑不改井,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。汔*至,亦未繘*井,羸*其瓶,凶。井之為物。常而不可改也。邑可改而之他,井不可遷也,故曰「改邑不改井」。汲之而不竭,存之而不盈,无喪无得也。智者皆得其用,往來井井也。无喪无得,其德也常。往來井井,其用也周。常也,周也,井之道也。汔,幾也。繘,綆也。井以濟用為功,幾至而未及,用亦與未下,繘與井同也。君子之道,貴乎有成,所以五穀不熟,不如荑稗*。掘井九仞而不及泉,猶為棄井。有濟物之用,而未及物,猶无有也。羸敗其瓶,而失之其用,喪矣。是以凶也。羸,毀敗也。註* 汔:ㄑ一ˋ接近。 繘:ㄩˋ井上汲水的繩索。 羸:ㄌㄟˊ。荑稗:一ˊㄅㄞˋ,稻田的害草。 「明·佚名·断易天机·」 井卦坎上巽下,为震宫五世卦。井不可移动,象征静止,此卦也是提示占卦者要安身守道,不可贪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