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天泰
坤乾卦:外顺内健

履而泰,然後安,故受之以泰;泰者,通也,否卦泰卦是狀況相反

泰。小往大來,吉亨。
象曰:天地交,泰。后以财(裁)成天地之道,辅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。

艮为山
艮艮卦:外止内止

物不可以終動,止之,故受之以艮;艮者,止也 ,艮卦是阻止

艮(gèn)。艮其背,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無咎。
象曰:兼山,艮。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
* 京房易解:泰土:六合->艮土:六冲
* 动与世合:['妻甲子水初&兄甲辰土世', '官甲寅木二&兄甲辰土世:克', '子癸酉金應&兄甲辰土世:合']
本宫卦
本体卦
一世
初爻变
二世
第二爻变
三世
第三爻变
四世
第四爻变
五世
第五爻变
游魂卦
第四爻变
归魂卦
下三爻变

2坤

24复

19临

11泰

34大壮

43夬

5需

8比

䷊ 泰。小往大來,吉亨。泰卦。小的前往,大的来到,吉祥通达。

「魏·王弼等疏唐·孔颖达·周易正義·」
☷☰乾下坤上。泰:小往大來,吉亨。
[疏]正義曰:陰去故「小往」,陽長故「大來」,以此吉而亨通。此卦亨通之極,而四德不具者,物既太通,多失其節,故不得以為元始而利貞也。所以《象》雲「財成」、「輔相」,故四德不具。
「宋·邵雍·梅花易數·」
小往大来,通泰吉祥;泰极转否,事宜固守。得此卦者,否极泰来,鸿运当头,诸事皆顺,但须防乐极生悲。
「宋·朱熹·周易本義·」
乾下,坤上。 泰:小往大來,吉亨。泰,通也。爲卦天地交而二氣通,故爲泰。正月之卦也。小,謂陰。大,謂陽。言坤往居外,乾來居內。又自《歸妹》來,則六往居四,九來居三也。佔者有陽剛之德,則吉而享矣。
「北宋·程颐·校·楊時·伊川易傳·周易程氏传·」
泰,小往大來,吉,亨。小謂陰,大謂陽。往,往之於外也;來,來居於內也。陽氣下降,陰氣上交也。陰陽和暢則萬物生,遂天地之泰也。以人事言之,大則君上,小則臣下,君推誠以任下,臣盡誠以事君,上下之志通,朝廷之泰也。陽爲君子,陰爲小人,君子來處於內,小人往處於外,是君子得位,小人在下,天下之泰也。泰之道,吉而且亨也,不云元吉、元亨者,時有污隆,治有小大,雖泰,豈一槩哉?言吉、亨則可包矣。
「明·佚名·断易天机·」
泰卦坤上乾下,为坤宫三世卦。此卦所失者小,所得者大,若是占得此卦,将会失小而得大。

䷳ 艮(gèn)。艮其背,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無咎。止住背部,没有获得身体。走在庭院中,没有见到人。没有灾难。

「魏·王弼等疏唐·孔颖达·周易正義·」
☶☶艮下艮上。艮:其背,目無患也。不獲其身,所止在後,故不得其身也。行其庭,不見其人,相背故也。無咎。凡物對面而不相通,「否」之道也。艮者,止而不相交通之卦也。各止而不相與,何得無咎?唯不相見乃可也。施止於背,不隔物慾,得其所止也。背者,無見之物也。無見則自然靜止,靜止而無見,則「不獲其身」矣。「相背」者,雖近而不相見,故「行其庭,不見其人」也。夫施止不於無見,令物自然而止,而強止之,則奸邪並興,近而不相得則兇。其得「無咎」,「艮其背,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」故也。
[疏]正義曰:目者,能見之物,施止於面,則抑割所見,強隔其欲,是目見之所患。今施止於背,則「目無患也」。[疏]「艮其背不獲其身」至「無咎」。○正義曰:「艮其背,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無咎」者,「艮,止也」,靜止之義,此是象山之卦,其以「艮」為名。施之於人,則是止物之情,防其動欲,故謂之止。「艮其背」者,此明施止之所也。施止得所,則其道易成,施止不得其所,則其功難成,故《老子》曰:「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也。」「背者,無見之物也。」夫「無見則自然靜止」。夫欲防止之法,宜防其未兆。既兆而止,則傷物情,故施止於無見之所,則不隔物慾,得其所止也。若「施止於面」,則「對面而不相通」,強止其情,則「奸邪並興」,而有兇咎。止而無見,則所止在後,不與而相對。言有物對面而來,則情慾有私於己。既止在後,則是施止無見。所止無見,何見其身,故「不獲其身」。既「不獲其身」,則相背矣。相背者,雖近而不相見,故「行其庭,不見其人」。如此乃得「無咎」,故曰「艮其背,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無咎」也。又若能止於未兆,則是治之於未萌,若對面不相交通,則是「否」之道也。但止其背,可得「無咎」也。
「宋·邵雍·梅花易數·」
停留阻止,无可再进;随份勿贪,不可强求。得此卦者,前路受阻,不宜妄进,宜守待机。
「宋·朱熹·周易本義·」
艮下,艮上。 艮其背,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無咎。艮,止也。一陽止於二陰之上,陽自下升,極上而止也。其象爲山,取坤地而隆其上之狀,亦止於極而不進之意也。其佔則必能止於背而不有其身,行其庭而不見其人,乃無咎也。蓋身,動物也,唯背爲止。艮其背,則止於所當止也。止於所當止,則不隨身而動矣,是不有其身也。如是,則雖行於庭除有人之地,而亦不見其人矣。蓋艮其背而不獲其身者,止而止也,行其庭而不見其人者,行而止也。動靜各止其所,而皆主夫靜焉,所以得無咎也。
「北宋·程颐·校·楊時·伊川易傳·周易程氏传·」
艮其背,不獲其身;行其庭,不見其人。无咎。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,動於欲也。 欲牽於前,而求其止不可得也。 故艮之道,當艮其背,所見者在前,而背乃背之,是所不見也。止於所不見,則无欲以亂其心,而止乃安。不獲其身,不見其身也,謂忘我也。无我則止矣;不能无我,无可止之道。行其庭,不見其人,庭除之間,至近也。在背則雖至近不見,謂不交於物也。外物不接,內欲不萌,如是而止,乃得止之道於止,為无咎也。
「明·佚名·断易天机·」
艮卦艮上艮下,为艮宫本位卦。艮为停止的意思,为钱财散失之象,需谨慎提防。
URL:https://zhouyipro.com/gua11-52.html

大運流年卦参考

泰之卦概率

热门卦象

成为周易Pro会员

加入我们,让我们一起探索易理與象數
会员来自全球75个国家的708个城市,期待您的加入!

免费注册